定位控制流程你知道嗎?湖北中港華都介紹主要如下所示:
在實際操作以前,需要明確測量與放樣的區別,測量是對現場的位置的數字化處理,放樣是對數字化的實際展現。簡而言之,測量是將現場的實際位置落實到圖紙上,放樣是將圖紙上的內容落實到現場實際位置。
針對不同的定位要求使用的儀器也不盡相同,通常需要定位坐標需要全站儀,細部操作使用經緯配合大尺。所有儀器使用前均需經過校驗,并且有檢測報告,證明儀器滿足使用要求。
1、制作場區內一級控制點。
定位前需要對甲方提供的控制點進行校核,確保提供的控制點沒有移動或者破壞,并且可以通過測量或者后方交會的方式將控制點轉移到場區內作為一級控制點,通常不少于三個,以滿足基本需要。一級控制點的位置選定原則為視野好,易保護,架設儀器方便等要求。
2、測量或者放樣
該過程根據實際操作不同進行相應操作。通常為坐標放樣定位,該方式依賴全站儀,操作過程中需要明確測量坐標系與數學坐標系的區別,否則將出現放樣偏差的問題。這是重點!
初次定位主要是為了土方開挖做準備,需要放出開挖基坑的上口線、下口線。這兩項內容需要準確了解基坑開挖放坡坡度、開挖深度、基坑下操作面尺寸等,從而確保開挖后的基坑能夠滿足施工及圖紙的需要。
二次定位需要等墊層施工完畢后進行,墊層施工完成后需要對建筑物進行準確定位,一般精度控制在2mm內即可滿足施工要求。針對規則性的建筑物,通常定位的為四根軸線或1m控制線,然后根據定位軸線及圖紙細部尺寸定位所有軸線,該步驟完成后通常需要規劃院進行核驗,確保施工的準確性。經過以上步驟,通常情況下一個建筑物的定位即可確定,即實現了從圖紙到實際的過程,完成了定位。
注:
1、每次工作前需要對使用的儀器及坐標數據等進行檢查,確保精度及操作滿足要求。
2、通常情況下,每次架設儀器后都需要進行坐標核對,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切記不可因為麻煩而省略這一步,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是干得好的前提。
3、根據實際工作內容來靈活控制精度,比如初次定位時精度可以控制在不影響土方開挖即可,二次定位的精度通常需要盡可能的準確。